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科普 > 打了三岁的儿子他会不会记仇

打了三岁的儿子他会不会记仇

来源:靓范儿    阅读: 1.4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打了三岁的儿子他会不会记仇,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上难免会用上打骂恐吓的方式,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打了孩子以后,孩子会在心里默默的记住,下面看看打了三岁的儿子他会不会记仇。

打了三岁的儿子他会不会记仇1

一、孩子们对父母的爱也是没有条件的

孩子们经常会依赖父母,这是他们身体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会在他们产生矛盾的时候加入,就像孩子们在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以后,内心可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心理,但是他们还是想要得到父母的关爱,有些孩子可能一生都在寻求别人的庇护,这是非常经典的一种缺爱的现象。

二、孩子的本能是寻求安全感

孩子们在没有降生以前,其实这种关系在他们的母体中就已经形成了,他们可能会经常抓住自己的脐带来寻求安全感,在他们降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再遇到自己不会处理的事情后,本能的寻求父母的保护,特别是寻求母亲的保护。

这是作为孩子的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就算家长因为孩子犯错而对他采取了严格的批评措施,虽然当时孩子们会非常的伤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还是想要亲近母亲,投入母亲的怀抱。

打了三岁的儿子他会不会记仇

三、孩子们可能会对惩罚产生免疫力

每个家庭都有他们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他们对待孩子们犯错误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些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心头肉,严重报认为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就没有关系,有些父母在孩子们做错事以后,一定要对他进行一顿严厉的批评,认为只有打了以后才能使他们长记性。

其实在这种家庭里面生活下来的孩子,对于挨打这件事情可能会看得非常的平淡,同时他们可能会在心理安慰自己父母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也是对自己好。

作为家长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来看待自己的孩子,既不能对他们抱有过高的期望,也不能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来撒泄到孩子的身上,给孩子买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孩子们在出生以后对父母的爱可能都是没有任何目的的,家长们也要做到如此,有时候关心可能比惩罚更有作用。

打了三岁的.儿子他会不会记仇2

经常打骂孩子孩子长大了会记仇吗

一、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爸爸妈妈经常打骂孩子,再加上一些贬低性的语言,比如:“你就是不如xx家孩子……”之类的话,这么说起不到任何效果,只能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使孩子自暴自弃并产生自卑感。本来孩子能做好的事情,却故意不去做甚至去破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做事畏手畏脚,胆小怕事,自卑感特别强烈。

二、使孩子产生恐惧心里。

这里要郑重的提醒家长,3岁之前的孩子绝对不能打,3岁前的小朋友对很多事情都处于懵懂的状态,他的神经尚未发育完善,打骂恐吓已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使孩子精神极度紧张,恐惧,重者会引发精神方面的疾病。

三、使孩子产生被遗弃感。

父母经常打骂恐吓孩子,并经常对孩子说,“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等这样的话语,家长只是吓唬孩子的话语,但是孩子却会信以为真,会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紧张恐惧的心里,有随时都会被父母遗弃的感觉。这样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抑郁。

打了三岁的儿子他会不会记仇 第2张

四、使孩子产生叛逆心里。

有一些孩子性格非常倔犟,父母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让他干什么偏不干,爱顶嘴,打在身上也不屈服,这个“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打出来的,父母越是对他动武,他就越是要用犟的方式来与你对抗,叛逆心理特别强烈。有些家长认为你不听话,我就要把你打改,殊不知孩子的这种“犟”你越打越严重。

五、使孩子产生记仇的心理。

经常打骂孩子,小一点的孩子一般不会产生仇恨心里,大一些的孩子都十几岁了如果还经常被打,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在心里上对父母渐渐的疏远,甚至会发展为仇恨。

很多小时候被经常打骂的孩子,成年后都会选择远离这个家庭,这不是个例,值得父母反思。孩子在幼年时期犯错,很多父母都能做到用讲道理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道理我们不想讲了,不如用打来的省事,真的是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好管了,还是我们家长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没耐心,不愿再对孩子讲道理了。

打了三岁的儿子他会不会记仇3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但个体的差异性需要我们动脑筋去寻找适合而有效的方法。

2、通常过多的说教与训斥会带来子女的心烦和欺骗,家长应当给孩子多一些独立与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引导、鼓励和沟通来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引导、鼓励和沟通是一般孩子较为容易接受的方法。

3、引导就是用演示或说明的办法,把事情的各个方面尽可能展现给孩子,供孩子自己作出判断和选择。一是家长可以利用人、物、行、报刊、电视、网络的内容的指向暗示孩子应该朝着一个什么方向去努力,比如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各种奖励证书及时让孩子看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证书的意义。

二是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小孩已知的重大事件如汶川大地震、奥运会等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向孩子说明其中包含的坚强与拼搏精神。三是通过父母的表率作用让孩子从中去模仿和学习。父母的作风、兴趣、爱好、习惯等个性特征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有的父母甚至成为孩子终生效仿的榜样。

打了三岁的儿子他会不会记仇 第3张

4、鼓励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以赏识孩子行为的态度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家长平常一个赞许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很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特别是对增强孩子自信心相当重要。家长在运用鼓励时要注意及时、多样和适度,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鼓励及时就是在孩子取得进步时马上给予肯定和赞赏。

鼓励多样就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如眼神、语言、物质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达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肯定。鼓励适度就是要准确把握表扬的尺度,实事求是。当然,必要的批评甚至惩罚(不是体罚)也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家长都要记住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5、沟通就是家长与孩子相互交流观点和看法,寻求共识,消除隔阂,谋求一致。随着孩子的知识丰富和理解能力的增强,沟通方式便显得越来越重要。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双向沟通、平等沟通和沟通时机。

双向沟通就是要防止单边说教,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允许孩子表达其意见,当认同孩子的观点时要明确回应,切记沟通是相互的。平等沟通就是要通过讲道理而不是训斥的语气来交流,彻底转换自己的角色,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虚心向孩子学习。把握沟通时机是沟通成效的关键,一般宜选择孩子特别高兴或犯错内疚时进行沟通交流。

6、引导、鼓励和沟通实质上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理念和方法。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不是一无所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对那些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

怀孕科普
新妈科普
育儿科普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