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科普 > 不同的国家是怎么教育孩子吃苦的

不同的国家是怎么教育孩子吃苦的

来源:靓范儿    阅读: 7.1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同的国家是怎么教育孩子吃苦的,吃苦教育一直也是被人认同的一种教育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如果从小没有教育好,长大就很容易被小小的挫折打倒。那就一起来看看不同的国家都是怎么进行吃苦教育的吧。

不同的国家是怎么教育孩子吃苦的

不同的国家是怎么教育孩子吃苦的1

美国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

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非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青少年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赚钱。14岁的詹妮每周礼拜六要去餐馆打工,母亲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照样可领取工资。但詹妮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来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瑞士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说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德国

家长从不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日本

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加拿大

为了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本领,人们从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加拿大有一个记者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结各家各户送报纸。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分发报纸,那位当记者的父亲感到很自豪:“分这么多报纸不容易,很早就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耽误。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各国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不同的国家是怎么教育孩子吃苦的2

“吃苦教育”还是有必要,但是必须要清楚:

一、吃苦教育不等于给孩子肉体和精神折磨,其核心是锤炼;

二、吃苦教育与快乐教育不能对立起来,快乐教育和吃苦教育均是完整教育不可缺少两面。

“吃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吃苦,而是树立一种珍惜感恩,一种勤俭节约的价值观。

同时,“吃苦教育”不能形式化,也不能人为化,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吃糠咽菜,衣不蔽体才是能吃苦。

怎么正确进行吃苦教育

1、可以让孩子“劳累”一点

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些简单的家务,这能让他们在增加生存技能的同时,也对你平日的辛劳有所体悟。

2、有意为孩子设置一些障碍

父母不妨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知道,任何成功的取得都需要与困难相较量。

3、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批评和管束

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不要找借口,不能放纵,该批评就批评而且可以严厉些,让孩子清醒地认识到后果。这样做他们当然不会感到愉快,但久而久之,却能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对于孩子的吃苦教育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将“吃苦”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生活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锤炼他们的意志和品格。如此,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更好地面对困难、承担责任,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自主创造美好的生活。

孩子人生必经的8种苦

读书的苦:铸成未来的路。孩子抱怨:妈妈,上学好累啊!妈妈开导:不上学以后更累!

孩子,读过的书从未浪费,它们化作能量支撑你去看更美的风景。眼前繁多的知识是通往未来的门票。

批评的苦:是成长滋味。孩子抱怨:老师今天把我说哭了···妈妈开导:是不是你做得不够好啊?

没有人生来一帆风顺,唯有历经打磨,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每一个批评你的人都是生命中的贵人,指引你不断超越自己。

分离的苦:教人懂得珍惜。孩子抱怨:妈妈,我不去幼儿园!妈妈开导:乖,妈妈下班就来接你。

人总要学会告别,一路不断失去,却也不断收获。懂得日后的别离,才能学会珍惜当下,善待每一次相遇。

变迁的苦:给予更多可能。孩子抱怨:班里换老师了,好不习惯。妈妈开导:说不定这位老师更有意思啊!

生活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本身也在改变。变化带来恐惧不安,也可能蕴藏惊喜。对待变化的从容,是我们毕生的修行。

失败的苦:暗含了成功。孩子抱怨:妈妈···我又考砸了。妈妈开导:没关系,我们一起找原因。

成长路上风波不停,失败从不会断绝。唯有一次次汲取经验,才能把失败化为成功。把失败作为跳板,成功也会指日可待。

残缺的苦:是生活常态。孩子抱怨:妈妈,小汽车都刮花了···妈妈开导:孩子,它只是多了一个小口子。

完美可遇不可求,残缺却是生活的必备。不但事物难以完美,父母、老师都并非完人。接纳不完美,是一种豁达的态度。

遗憾的苦:需要时间抚平。孩子抱怨:我差一点就可以参加演出了!妈妈开导:孩子,起码我们尽力试过,对不对?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收获相应的回报。更多时候,我们都是怀着希望,尽力让自己无悔无愧。

教养的苦:告诉我们底线。孩子抱怨:我就想喊,不然不开心。妈妈开导:如果你坚持,我就立刻带你走!

人不能随心所欲,大家的克制和尊重形成利人利己的公德。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才能成为适应社会的人。

怀孕科普
新妈科普
育儿科普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