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科普 > 发展宝宝的听觉

发展宝宝的听觉

来源:靓范儿    阅读: 1.4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发展宝宝的听觉,音乐能培育宝宝的情操,在生活中我们要训练宝宝的智力,情怀,就要让宝宝听好听的声音,听有意义的声音,锻炼宝宝听力的同时,也能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下面来了解一下发展宝宝的听觉。

发展宝宝的听觉1

01那么,宝宝的听觉是怎么发展的呢?

事实上,胎中时宝宝就已经具备听力了。

美国著名的儿科医生布雷寿顿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

他让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坐在B型超声的荧光屏前,在胎儿清醒的情况下,在腹壁外给出“格格”声,并观察胎儿的反应。结果胎儿的头居然转向了发出声音的方向,这说明他不仅听到了,还能作出反应。

尽管如此,胎儿的听力发展仍需经过不断发展,出生后整个历程也是循序渐进的。

0~3个月:

新生儿对声音还不太敏感,如果听到50~60dB(A、的声音,他会出现睁开眼睛、身体抖动、两手握拳,并且做出前臂屈曲的动作;如果声音过大,甚至会出现惊跳反应。

但发展到大约3个月时,宝宝就能分辨出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了,并会向声源转头。而且,他们更关注自己熟悉的养育者说话,并用微笑做回应。

4~7个月:

宝宝能对距离耳朵60厘米发出的35~40dB(A、这类较轻的声音作出反应,并且比较持续。

比如听到母亲的声音后,会立刻停下正在做的事,将小脑袋扭向声源,更重要的是他已经能理解母亲说话的语气(温柔友好或者生气、了。

8~12个月:

这时孩子的听力有明显提高,不仅对声音的.定位能力增强,即便是较轻的、有意义的声音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若父母反复给出较轻但无意义的声音,会使宝宝感到厌烦,做出不愉快的反应。

与此同时,他已经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并且对一些简单的话语有了理解,比如不、再见。

发展宝宝的听觉

1~2岁: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能听懂父母的简单指令了,并控制自己对声音感觉的反应。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是宝宝的听力没有问题。

家长对孩子的听觉关注太少

从怀孕开始,听到的各种担忧就是:孩子发育情况怎么样?唐筛、排畸检查能不能过?孕期会不会缺氧?但基本没有人关注宝宝的听力会不会存在问题。

这是因为小宝宝不会说话只会哭,因此即便听力存在障碍,妈妈也不容易发现。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2019年的数据,如今约有2780万人次,其中0~6岁的听障儿童人数就超过80万人,且每年新增数为2~4万左右。

可以说,听力障碍属于宝宝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而且大部分都是由于准妈妈孕期护理不当或是其他并发症导致的。

耳聋的产前遗传基本是无法避开的,但并不代表父亲或母亲有一方存在耳聋就一定会遗传给宝宝,如果家族中存在这样的情况,怀孕前准父母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基因筛查计算概率。

发展宝宝的听觉 第2张

另外,孕期的各种操作不当也是损害宝宝听力的重要因素,比如很多孕妈注重胎教,喜欢把耳机带在肚子上让胎儿听。

但事实上,此时胎儿的耳蜗特别稚嫩,如果耳机离肚皮太近或播放的声音太大,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出生后听力损失。

因此,做音乐胎教时,除了选择韵律节奏比较舒缓的音乐之外,也要把握好距离,不要离肚皮太近,至少也要在两厘米开外。

再者,怀孕后不要去噪音环境,比如KTV、电影院、工厂等等。

孕期若服用了耳毒性药物,或宝宝早产、体重过低、供氧不足使用了器械,都可能使听觉中枢遭到损伤。

最后,父母还要注意养育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比如哺乳姿势或宝宝出现疾病,这些都可能引发中耳炎,甚至影响听力。

因此,医生和专家都会反复向家长强调,新生儿听力筛查不能大意错过!

事实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不通过率为15%~20%,可能里面很多宝宝听力都是正常的,但仍要在出生后30~42天,再进行一遍双耳复筛以及常规的听力测试。

毕竟单靠父母,很难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听力障碍,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根据宝宝的反应进行自测,发现存在异常及时去医院。

0~3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治疗得越早,孩子的认知和语言发育,与正常儿童的差别也就越小。

如何根据宝宝的听觉发展历程,制定养育方案?

前文说过听觉影响认知,这个过程中父母如果能根据孩子的听力发展,给予全面和适时的帮助,会起到更加科学的作用。

1、正确胎教

如果给宝宝用录音机放妈妈的声音,他吸吮奶嘴的频率会变高。多种研究结果也表明,宝宝对妈妈的声音特别敏感,且听到时更有安全感。

而且,孕晚期若妈妈给宝宝读故事,胎儿的心跳频率会产生变化。

可知,妈妈的声音才是给胎儿最好的胎教,每天讲讲故事、说说话或跟宝宝说早安晚安,会让他形成更安全的依恋。

当然,播放音乐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距离和旋律选择。

发展宝宝的听觉 第3张

2、多跟宝宝说话,且注意发音

4个月左右的宝宝,听到养育者叫自己名字时会做出反应,父母平时跟宝宝说话时要注意放慢速度,让他听清发音。

此时最宜使用的是叠词,多用这种方式跟宝宝交流,能帮他建立语感。

尽管宝宝还不会说话,但日常互动不能少,这是3000万词汇鸿沟实验得出的结论。

而且,宝宝的听觉敏锐程度也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强,存在背景杂音的情况下,养育者的声音必须比杂音高出10分贝才能让宝宝听清楚;而等到宝宝1岁之后,只需要高出5分倍就可以了。

3、6个月后教孩子强化联结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让6个月大的婴儿坐在椅子上,旁边放一个电动玩具,此时播放字母A或I的录音。

婴儿们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每次播放完A的声音后,电动玩具就启动,另一组则为I的声音。

重复几次之后,婴儿便产生了这样一种认知:听到A或I就扭头看上玩具,因为他们认为玩具该启动了。

因此,家长平时也要注意给孩子进行此类联结练习,让他知道哪种声音响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比如给孩子买个小闹钟,每次响了之后,就意味着该睡觉或吃饭了。

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尽量不要给孩子买同时带声音和光亮的玩具,太过复杂,容易对孩子的听力发展造成干扰。

发展宝宝的听觉 第4张

总而言之,孩子的听力问题比较隐秘,家长要注意观察。在把精力放到其他早教上之前,先确保宝宝的基本能力发育得完善健康,毕竟这才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发展宝宝的听觉2

1、察知:

听觉察知训练所需材料有儿歌、儿童歌曲、故事、词语(实物、图片、、国学(弟子规、千字文、等。

常用的游戏有击鼓传花、抢椅子,听声放物等。这些游戏的共同特点,就是孩子在听到声音时开始游戏,声音停止,孩子按照游戏规则,或静止或乖乖做好,以表示声音停止。其中,听声放物,就是家长引导孩子认真听声音,并在听到声音后,将手中的积木放至篮子里,如此反复。此项训练,孩子学会以后,可以配合听力补偿效果或重建效果的检测使用。孩子听力补偿或重建效果是否合适,会影响孩子的听觉能力。因此,家长平时可以用林氏6音,结合听声放物的游戏,检测孩子的听力状况。在检测的时候,家长要注意与孩子的距离,分别是助听设备麦克风侧后方10cm、0.5m、1m、2m,随着距离增加,难度逐渐增大。另外,在检测时,家长的音量要注意不要太大,基本上控制在70分贝,也就是平时自然状态下说话的声音,不要高声喊叫。如果发现孩子听力补偿或重建效果不理想时,可带孩子去专业机构检测或进行调机。

发展宝宝的听觉 第5张

2、分辨:

当孩子对各种频率大小声音均能有灵敏反应的同时,家长可引导孩子区分两种声音的异同。从粗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动物声、人语声、音乐声,如果再仔细分辨,可以细分为:声音长短、响度大小、频率高低、节奏快慢。家长可以先选择其中差异比较大的两种声音,引导孩子仔细听,并开始仔细区分两者的异同,这样才是正在认识声音的开始。在听觉分辨过程中,常用的游戏有:听声音长短画线、听响度大小跳起蹲下,听频率高低学点脚尖或蹲下走路(学高人走、矮人走、,在分辨节奏快慢时,才采用听节奏跑步或慢走的形式。同时,家长也可以准备卡片,引导孩子结合声音图片区分两者的异同。

3、识别:

如果孩子已经能够很好分辨出两种声音的不同,那么家长要加快训练步伐,训练孩子把握声音的多种特性,从而将声音识别出来的能力。在识别阶段,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丰富的图片,并进行分组归类,将三个字的词语图片放在一起,两个字的词语图片放在一起,一个字的词语图片放在一起。难度是字数多的相对简单,字数少的相对较难。家长可以根据由易到难的顺序,两两出示,引导孩子完成听指。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家长发现孩子对某两个音区分不清楚时,家长可以自己制作PPT,以音位对的形式出示,并引导孩子练习区分两者的不同。例如:b总是与p混淆,那么可以制作卡片:八/趴、包/抛等(声母不同,声调韵母都相同、。相信在反复练习后孩子对声音的辨识能力更上一层楼。(如果个别音实在听不出来,可尝试调机。、

4、理解:

考察和提高患者音和义结合的能力,使孩子能真正懂得声音的意义。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孩子对模糊的声音渐渐清晰,家长前期的积累已经初见成效,孩子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已经能够达到音形义的结合。在此时,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学习认知大量的词组,例如:在已学词语前加形容词、量词、方位词等,可以帮助孩子储存大量的语言词汇。除了听词组,家长可以每天坚持给孩子讲故事,引导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并逐渐会复述其中的句子甚至是故事内容,同时能回答关于故事的提问。在此基础上,孩子能听懂更多的声音,而语言也逐渐丰富起来。

发展宝宝的听觉 第6张

听觉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1、为孩子布置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可以在墙上贴挂图、贴数字等等,用环境时刻帮助孩子学习感知,促进全脑开发,丰富认知。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道在某个时间段是学习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慢慢爱上学习。

3、在学习的一开始,家长都要不厌其烦的多跟孩子说话,引导孩子丰富认知,同时,每天坚持给孩子讲故事。也许刚开始孩子只能乖乖地听5分钟,只要家长坚持,以后孩子会越来越爱听故事,理解能力越来越好,每天讲故事的效果在语言爆发前表现最为明显。

4、大家在选择大量儿童所需学习素材以外,家长们不妨尝试一下用国学经典作为其中一部分训练材料,比如在儿歌分辩时,可以用《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希望能够让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那就是在听觉康复的同时,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为日后形成贤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怀孕科普
新妈科普
育儿科普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