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早期教育 > 新型诈骗手段2022疫情

新型诈骗手段2022疫情

来源:靓范儿    阅读: 1.3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型诈骗手段2022疫情,诈骗一直都是存在的,很多人对于这种新型的诈骗套路都是一知半解的,难免会被骗取钱财,这是我们难以接受的,下面为大家分享新型诈骗手段2022疫情。

新型诈骗手段2022疫情1

新冠疫苗投资诈骗

此类诈骗手法一般是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发布投资理财信息,骗子长期潜伏在各大社交平台,尤其喜欢潜伏在网络直播平台中,广撒鱼网私信交流。谎称“能轻松赚钱”“有内幕消息”等,向受害者灌输投资未上市的新冠疫苗可以大量赚钱的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诈骗分子提供的虚假网站、APP上进行投资转账。

受害人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无法提现或者全部亏损。温馨提示: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是全民免费接种,个人不承担疫苗成本和接种的费用。投资生产“新冠疫苗”可赚大钱,这是理财诈骗,切勿相信骗子的惯用伎俩。

冒充“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员”

对方自称“防控中心某主任”,告知你健康码和检测报告上有异常,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有可能在潜伏期,情况不算严重。对方会在电话里透露,现在有一款特效药,只需5800元三个疗程,每天坚持服用就会恢复健康。其目的就是为了骗你购买“特效药”;

冒充防疫部门打电话,通知你的核酸结果有问题。如果你近期未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未接触过风险人群,对方会以系统出现问题为由,需求重新核实你的身份信息和你的行程信息,并发链接给你,填写个人及账户信息后,会收到一个验证码,对方就会让你把验证码发给他们,表示会重新给你办理行程码,其实是为了骗走你的资金。

温馨提示:首先,目前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疾控中心不会向群众推销所谓的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其次,如果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疾控部门会将其立即转运至指定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并开展流调溯源,排查密接者和次密接者。

不会只打电话通知其在家服用特效药。真正流调人员开展流调工作时不会询问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更不会发链接给你填写账户信息。再次,核酸结果和通信大数据可以通过健康码和行程卡等官方渠道查询。遇到以上情况,请立刻挂断电话并举报。

新型诈骗手段2022疫情

冒充“相关权威部门、机构”

这是一种将钓鱼短信包装成防疫提示的骗局,短信内容包含:“预约疫苗接种、3小时做核酸、新冠疫苗接种意外保障已”等借口,伪造“疾病防控中心”网站注册,非法收集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通过盗刷、转账的形式将其卡内资金转出。

温馨提示:这样的短信统统都是假的!不管如何包装,其根本就是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短信,诱导点击链接,骗取个人信息及账户。不要轻易点击含陌生链接的短信,不要轻易填写敏感个人信息。看到此类信息,保持正确判断,请立即删除并举报。04冒充“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

骗术揭穿冒充“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申请微信好友,这类骗局以“疫苗接种”相关理由为借口将你拉入群聊,其目的并不是疫苗接种相关调查,而是以“搞定兼职”的借口诱惑你做刷单任务,诱导填写银行卡等个人信息或转账,骗走钱财。温馨提示:这是典型的仿冒诈骗,遇到这种冒充公职人员的骗子请直接将其删除、拉黑,并退出相关群聊。

“快速核酸检测”诈骗

骗子冒充防疫工作机构人员声称有私人渠道,半个小时即可出具核酸检测结果,在家也能做核酸检测等信息,以及致电做过核酸检测的市民称其检测结果有问题,吸引受害人注意,从而实施诈骗。

温馨提示:

个人付费核酸采样一定要在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专业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和所谓“私人渠道”。核酸检测时间以社区通知为准,核酸检测结果请在官方正规平台查询。

骗子这些换汤不换药得套路大家一定要谨记无论骗子冒用何种身份、何种理由最终目的都是骗取钱财或个人隐私信息牢记以下“三不原则”,远离上当受骗

新型诈骗手段2022疫情2

最新网络诈骗2022年的方式有哪些

金融理财类诈骗是用户涉案总金额最大的诈骗类型,总金额达2476.2万元,单笔交易数额高是导致此类诈骗数额最高的原因。在2017年一季度接到的用户举报中,有64.5%的人是通过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扫二维码支付等方式主动给不法分子转账,其次有32.3%的人在虚假的钓鱼网站上支付。

诈骗团伙最常使用的手法是冒充熟人、上司、司法机构等身份,编造一些“急需用钱”的借口进行诈骗。在此过程中,骗子通常会持续保持与受害者的通话,并联合团伙集体行骗,达到让用户主动转账的目的。

除常见的手机、短信诈骗外,钓鱼网站诈骗也愈发猖獗,不法分子仿造一些电商网站和制造假网站,并借用一些“优惠信息”吸引用户点击进入,在进行交易付款时,不法分子在后台盗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划走用户账户中的钱财,使得用户损失惨重。

新型诈骗手段2022疫情 第2张

网络诈骗罪判几年:

l、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的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的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l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本法第152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本法第l52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新型诈骗手段2022疫情3

2022年国家对诈骗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新型诈骗手段2022疫情 第3张

达到以上数额,又具有以下情节的,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怀孕科普
新妈科普
育儿科普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