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一笑 > 犯罪心理分析人为什么犯罪

犯罪心理分析人为什么犯罪

来源:靓范儿    阅读: 1.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犯罪心理分析人为什么犯罪,很多人想通过心理学来推测别人的心理,这是因为心理学结合人体肢体动作的解读更为准确,在我们遇到一些不了解的事情时,也可以运用心理分析的方式去解决,接下来具体看看犯罪心理分析人为什么犯罪。

犯罪心理分析人为什么犯罪1

一、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

其认为人与动物的条件反射是相似的。例如:铃声与食物结合,原本当狗看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而狗在听到铃声时不会分泌唾液。但当在铃声后给狗食物久而久之狗就会将铃声和食物结合起来。

从而狗在听到铃声时会分泌唾液。例如:在贪财性犯罪中人面对金钱这种刺激物,犯罪人将金钱和很多能满足需要的目标联系起来。所以贪财性犯罪人会不停的追随非法的获得各种各样的象征财富的目标。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当一人做出某种行为时他是否获得了奖励或者惩罚会进一步激发他是不是进一步维持这种行为模式或者消除。比如干坏事是否及时的得到惩罚。例如:老鼠在实验仓,踩踏板会得到快感所以老鼠一天大多数清醒的时间都在踩踏板。记录表明一只老鼠一天踩了5000次。其奖励来源于不仅在于物质也可以在于精神。

犯罪心理分析人为什么犯罪

那么初犯之后再次犯罪就涉及到人的认知评价。犯罪人认为上次犯罪不太谨慎,策划的不太精密,同伴不忠诚等。这叫效能感(犯罪人认为自己能更好的实施犯罪行为)其也可能是虚假的。

三、观察者效应

如果一个人观察到别人同样情景下的行为,他就习得一种行为模式,无意中会仿效这种模式。一是态度的习得,二是表现行为方式上的——我应该怎么做。行为主义认为,人大多数的行为模式是来自于后天习得,是学习来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在监狱管理中常见有这种效应,一个年少的初犯与很多极端的犯罪人生活在一起,包括交流,观察习得。

有可能形成一种之前不具备的犯罪观念和犯罪技能。这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以及一些情况相同的其他国家,很多重大的案件都有刑满释放人员的参与的影子。他们最终的犯罪会比他以前的犯罪更加恶劣,犯罪的对策和技术也会更加高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符合这种观点,但"莲出淤泥而不染”并不符合。其原因是由于主体的判断,一个人自身判断这种行为不可取。行为主义犯罪观强调如尼采所说的:当你看向深渊足够久的时候,深渊也会回看着你。行为主义走到一个极端就是行为具有决定性。这是它的一个优点,换一个角度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弊端。

犯罪心理分析人为什么犯罪2

犯罪的精神分析说

1)侵犯性说

人含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一旦被激活发挥出的能量是很大的,是完全非理性的。

2)性冲动说

性冲动是违法犯罪心理产生的唯一根源,是一切违法犯罪的原动力。

3)权欲说

强调自尊和自卑,认为违法犯罪就是特定时间为了克服自卑感而产生的过度补偿的结果。我们要相互尊重,如果执法过程中缺乏尊重的话,被执法人即使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也会产生情绪上的抵抗。

潜意识动机和自我防御机制

一位28岁的男子佩雷兹于成年阶段不断地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并且改造的效果也很差。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与希利分析认为他是在一个极端溺爱的环境下成长的,成长时有依赖感(称为口唇期的固着)而在他上学时周围的同学并不会溺爱他,加之他的哥哥于学校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故而他的意识当中产生了自卑。这种自卑会进一步的引发嫉妒和敌意(冲突来源)。

发生攻击行为之后会让他产生一种规则之内的罪恶感和自我惩罚从而引发神经症性的恐惧。这让他想去改变但因为过去的依赖感过于强他害怕去改变。而与别人发生冲突行为会不断强化他的嫉妒和怨恨同时也会强化他的自卑感。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恐惧感导致退行性的强化(因为年幼时他的行为是被允许的,故而他想象自己处于一种年幼的状态来降低他的恐惧感)犯罪行为就是于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夸张表现。为了维持自己心里的平衡,通过和别人发生冲突来减弱自己的自卑感。

犯罪心理分析人为什么犯罪 第2张

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犯罪都是为了减弱心中的自卑感通过疯狂的行为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注意。内心越自卑,外部的表现就越狂妄,这是一种弥补。

精神冲突

为了说明精神冲突关系,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示意图介绍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与生俱来的那部分,自我:现实中的我,超我:理想状态的我。

本我执行的是及时快乐原则,自我执行的是现实原则即我能不能做这件事,超我执行的是尽善尽美的原则,道德自律性。自我要面对本我,超我,和外部环境,并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其中有我们能觉知的(意识)有我们不能觉知的(潜意识)。一般认为潜意识发挥的作用最大。

犯罪发生过程中可能当事人并不能察觉但结果是爆发性的,是过程慢慢累积形成的。

从人格成长的阶段看

艾里克森所讲的人格发展共有八阶段,其中青少年时期是不稳定的'所以容易发生问题,但是如果之前的时期发展良好的话青春期就不容易出现问题(之前健康的心理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底子使他更容易的从正当渠道得到需要的认可)。

最后归纳:犯罪心理的相关元素是:潜意识动机,性本能力量,自卑与超越,人格发展与冲突(罪恶感与自我防御机制)。

犯罪心理分析人为什么犯罪3

1、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因素。

第一、青少年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时期,正是青春期发育的变化时期,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生理发育迅速,身体开始趋向成熟,个人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追求欲望,表现过分固执,缺乏自控能力。一旦感情冲动,便会不顾一切,铤而走险。

第二、青少年犯罪与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在动机的形成方面是有区别的。年轻人感到最重要的问题是他们的地位不稳定。因此,他们要全力争取得到承认,争取得到象征声望和地位的东西,在成人的浅意识中,不承认青少年是一种独立的群体,更不承认他们的文化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而青少年人却总希望与成年人不分高低,并驾齐驱。出于这个动机,他们的举止行为便带有骄傲自大,喜欢表现的倾向,目的无非是引起成人世界的注意。他们会以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引人注目的方式表现他们的集体,证明他们已经“成人”,为了吸引他人注意,或者为了表示自己的这一特殊动机,他们就可以对任何人干出违法犯罪的蠢事,或者说这也是对成人世界的报复。

第三、青少年最苦恼的莫过于感到自己无所事事。因此,他们之间也互相制造矛盾、摩擦,以次消遣度日。他们入世不深,妄想在犯罪的实践中探求其行为所能达到的极限。

犯罪心理分析人为什么犯罪 第3张

2、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滋生青少年犯罪的土壤。

第一、生活贫富不均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多以“有钱”为荣,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信念,总认为别人要什么有什么,我们凭什么就不该有。加之社会上拜金主义,腐败之风以及贫富差别的影响,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当他们没有或失去享受的物质基础时,就会采取盗窃、暴力抢劫、绑架勒索等手段获取钱物,从而走向犯罪深渊。

第二是社会管理力度不够,社会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对离开学校的这部分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他们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在社会上放任自流,思想苦闷,精神空虚,一遇不良因素的诱惑就会误入歧途。

第三是不良的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犯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文化正由过去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但随之而来的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腐朽文化也在不断渗透和传播。

不良文化泛滥,暴力、色情等内容的游戏卡、网卡、书刊杂志、影视作品在全国城乡各地,各种影视厅、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到处都有。青少年长期沉迷于这些场所,自然而产生模仿心理从而走向犯罪。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视电影
音乐资讯
开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