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科普 > 早期教育不当小心孩子出现“恐学症”

早期教育不当小心孩子出现“恐学症”

来源:靓范儿    阅读: 6.7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早期教育不当小心孩子出现“恐学症”,让你的宝宝越来越聪明,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主动解决问题,幼儿时期所受的教育可能会影响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个家长都在操心的,下面小编分享早期教育不当小心孩子出现“恐学症”方法。

早期教育不当小心孩子出现“恐学症”

早期教育不当小心孩子出现“恐学症”1

这些年来,学习竞争越来越呈现低龄化,幼儿早教有越演越烈之势。对于这种现象,教育学者提醒各位家长万不可“拔苗助长”,进行不恰当的早期教育。

家长希望孩子有出息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对孩子表现过高的期望值,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压力,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孩子甚至会患上“恐学症”。

小林小的时候性格非常活泼,既聪明又爱学习,而且爱好也非常广泛。小林的爸妈对小林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小林除了每天做完学校布置的作业之外,父母还给小林安排了林林总总的业余培训班。

小林小学毕业升中学的时候,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重点学校的录取分数,而小林的爸妈则想方设法将小林送到了一所重点初中。但是小林到了该初中之后,英语和数学的成绩都很不理想,经常考不及格,心情也非常糟糕。

其实这就是一种孩子经常患的“恐学症”,从最初的厌烦做功课,讨厌上课,害怕老师提问题,到后来的害怕上学的严重情况。

其实小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恐学症”,这跟小林的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跟小林的父母一样,很多父母都怕孩子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从而选择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

但是科学相关研究证明,太早地让孩子接受文化知识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方式出现错误的话,孩子就很难承受学习的压力。家长的美好愿望相反地变成孩子的心理负担,从而出现心理障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由于在幼儿期,孩子的性格、情绪、能力、人格等还处于打基础的时候,这一时期给孩子灌输很难理解的文化知识,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让孩子的心理负担加大。

这会体现在他们平时的课堂学习中,例如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喜欢搞小动作。做题时粗心大意,遇到事情胆子小等等。比较严重的一些情况就是叛逆性格严重、性格孤僻等等。

孩子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和老师注意不要对孩子指责和批评过多,不然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令孩子的症状加重。正确的方法是父母应该常常喝孩子进行交流,建立起温馨的家庭环境。而学校则应该进行更多的快乐教学,让孩子再放松的情绪下进行学习。

早期教育不当小心孩子出现“恐学症”2

早期教育是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做的?现在的家庭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是不多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尤其是让孩子受到较好的早期教育。现在,在该不该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早期心理培养和早期智力潜能开发方面,可以说是已经有了比较统一的意见。但在何时开始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和智力潜能开发,特别是如何对婴幼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和智力潜能开发方面,还没有一个科学和统一的说法。

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有一个认识误区,他们认为早期教育是专家或幼儿园老师的任务,只有把孩子送入一所条件好的幼儿园或好的'学校才是给孩子提供优良的早期教育条件。因此许多家长特别重视为孩子选择幼儿园,只要条件许可,那怕是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选择一个条件好的幼儿园,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是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好的幼儿园确实可以给孩子提供比较好的教育条件,但一般孩子正常情况下都是3岁以后才上幼儿园的。而孩子的早期教育如果从3岁以后再开始就太晚了。

还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文化人的事,自己文化程度低,没上过大学,对教育是外行,所以就教不了孩子,只能够等到孩子长大上学后让学校里的老师去教育。

其实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从一出生就开始,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由家长或孩子的主要照料者来承担,是和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照料紧密相连的。即使没有条件上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接受很妇的早期教育。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府邸来了位年轻的母亲,她带着孩子来找这位科学巨匠:“先生,您是位大科学家,又善于教育子女,请问我这孩子应从何时开始教育?”达尔文问:“这孩子多大了?”这位母亲说:“他才两岁半呢。”这位进化论的创始人惋借地说:“夫人,您己经迟了,迟了两年半。”

教育孩子,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卢梭曾经指出:“对人的教育是与他的出生一起开始的,在不会说话,能听见声音之前,他就己经在接受教育,经验总是产生在授课之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潜能开发应该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进行。

怀孕科普
新妈科普
育儿科普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