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科普 > 如何着手去培养教育孩子

如何着手去培养教育孩子

来源:靓范儿    阅读: 2.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着手去培养教育孩子,家长要尽早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性,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主动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是很多孩子的发展目标,认真教育孩子的人终会有所收获。现在分享如何着手去培养教育孩子。

如何着手去培养教育孩子

如何着手去培养教育孩子1

1、身教

父母的言行举动,是最容易影响孩子的。孩子的生活、品行最初大部分来源于父母。孩子感受到父母对生活细节的积极态度时,也会尝试和参与,家长就可以在跟孩子的互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2、早引导

两岁的孩子,开始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了,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洗手,吃饭,上厕所,还可以有其它简单些的,比如:学着穿裤子,穿鞋等,其次可引导他们参与到家务活中,比如:丢垃圾,帮忙擦桌子,摆椅子等。

举个例子:我们家小宝(桐桐)在两岁开始就会主动帮忙丢垃圾,每次看他完成后胜利地冲我们笑,我都会不失时宜地夸奖他会帮忙做家务了,又长大了。听到夸奖他越干越开心,所以看到我们在忙什么都想帮一把。无疑他的动手能力在逐步提高,自理能力也无形中增强了。

3、适当放手

当孩子想尝试新事物,家长可在旁观看,必要时才指导,比如6岁的孩子对洗衣服感兴趣。我们就让他们尝试先洗小件的,告诉她大概步骤就行。当家长相信孩子能做好,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现在很多父母也醒悟了,在条件允许下,不失时机让孩子参加锻炼:比如让孩子回乡下体验生活,或者去参加一些夏令营活动。我们眼里的吃苦,其实正是孩子心里向往的无拘无束的快乐。

4、会示范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比如孩子想学洗碗,我们可以示范一次给她看,提醒她注意别摔破,别弄伤手就行。不要嫌麻烦,任何事情没有人天生就会的。

5、多鼓励

刚尝试新事物,因经验不足,往往难成功,所以请给孩子多一些温柔的鼓励,没事,再试一次肯定有进步 。或者说:你第一次做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举个例子:有个小女孩想学跳绳,妈妈示范了一遍,她跃跃欲试,可是第一次跳没成功;妈妈耐心地从握绳的姿势开始讲解,讲完又示范了一遍,这次小女孩笨拙地跳过了一下,妈妈点头说:不错,再努力!

就这样在妈妈一遍遍鼓励下,小女孩终于学会了跳绳,虽然还是经常绕绳,但是她越挫越勇,迎难而上。试想,如果开始妈妈就不耐烦地批评她,她肯定会打退堂鼓,甚至以后都不想学跳绳了。更深层理解:教孩子跳绳只是表面,其实我们更希望孩子不要轻易气馁,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当逃兵。

6、分责任

告诉孩子大家都是家庭的一份子,承担自己能做的事是会受到大家尊重的,分点家务事给孩子,比如让孩子负责扫地,收拾房间等,既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也增强了他的自我价值观,原来我可以做这么多事,原来我能做好!

7、常监督

孩子越小,自控能力薄弱,我们需要常监督,提醒他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家长的耐心和包容,是对孩子的爱和鼓励。

如何着手去培养教育孩子2

如何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1、教孩子尊重他人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而不比”是指懂得体贴照顾旁人感受,在待人上不有所偏颇。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拳王邹市明带着轩轩去卖果馅,路上有个爷爷解开了裤腰带掏钱,本来有一点尴尬,可是邹市明非常自然地说了一句“哇,老爷爷您的钱肯定很珍贵”。

这样一句话,暖到了无数观众的心。一个人的教养中,必须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知道别人的不易,懂得换位思考。父母应该教孩子尊重他人,建立与别人之间的界限,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

例如:

尊敬长辈,见人主动问好

吃饭不吧唧嘴,不许满盘挑

进别人房间前先敲门

借别人的东西好好爱惜

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随便碰

不拿别人的短处开玩笑

尊重任何行业的服务人员

这些都是在具体的待人接物过程中,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的。

2、教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爱默生曾说:“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一个人的教养体现通常不在心平气和时,而在他心烦气躁时。父母要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懂得控制和疏导负面情绪。

例如,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回家就冲家里人发脾气,这就是不懂得情绪管理。

父母应该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自己消化,或者和家人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让孩子认识到,不管是谁,都没有义务当你情绪的垃圾桶。

3、引导孩子言行得体、有分寸

孩子年龄小,难免会有一些不合适的表现,这点可以理解。但是孩子不懂事,不是家长为孩子推脱的理由,孩子越是不懂事,做父母的,越应该花心思教育他。有原则的父母,才能教出有教养的孩子。立规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好的规矩可以代替父母的重复、唠叨,教孩子规范自己的言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良好习惯。

孩子不好的行为被别人提醒,父母应该诚恳接受别人的建议,而不是面红耳赤地与人争执、替孩子开脱。被孩子看在眼里,他将更加不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怀孕科普
新妈科普
育儿科普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