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早期教育 >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

来源:靓范儿    阅读: 2.6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我们在结婚的时候彩礼和聘礼是少不了的,一般来说想要退彩礼是需要达成一定的条件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1

一、女方要离婚彩礼钱怎么处理?

女方要离婚彩礼钱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能够退还的,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根据上述的规定,不管是否是女方提出的离婚,只要不满足上述的几种情况,那么男方要求退还彩礼的,一般法院也是不会支持的。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

二、彩礼返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返还彩礼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2、必须是当地确实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一般来说,彩礼问题主要大量存在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人们迎亲嫁娶,多是按民风、习俗形成的惯例。如果当地没有此种风俗存在,就谈不上给付彩礼的问题。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属于男女交往间所为的给付财物如何处理,要视其具体情况及性质,由法院依法作出处理。

3、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

4、要区别彩礼给付时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一般来讲,彩礼的给付往往迫于当地行情及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给,完全自愿给付且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属于一般赠与行为,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通常不予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

5、对于彩礼的给付、接受主体应当作宽泛解释。实践中,给付彩礼并不单纯的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常常涉及到两个家庭之间的往来。对于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应作广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准备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本人,应包括各自的亲属。

现实生活中,彩礼往往是给付了女方的娘家,真正用于男女结婚的很少;许多时候,彩礼是全家用共同财产给付的,甚至是全家共同举债所为。考虑到这些具体的情况,如果将给付人的主体和收受人的主体都作限制性解释的话,不利于这类纠纷的妥善解决。

6、给付彩礼后办理了结婚登记,但双方并未真正在一起共同生活,对于要求返还彩礼的,应予以支持。双方登记结婚后,如果一直没有共同生活,也就没有夫妻之间相互扶助、共同生活的经历,实质意义上真正的共同生活还没有开始。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2

一、退婚彩礼钱法律怎么退

退婚彩礼是否要全部归还给男方,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1、需要归还彩礼的情况

①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在法律上不能认定为夫妻关系,不论是否已经同居,或同居时长不满两年,处于司法上的诉讼年限之内,都需要退还男方所赠予的彩礼,只不过在退还数额上有差别(具体金额请查看文末)。

②在双方办理结婚登记的前提下,离婚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男女双方已经领了结婚证,是法律认定的夫妻关系。即使已经办了婚礼,在亲戚朋友圈里公开了两人关系,无论从婚俗习俗上看还是司法层面看,两人都已经是合法夫妻。但只要两人没有名副其实的共同生活在一起,没有实行夫妻之实,这种情况下退婚,并要回彩礼是完全可以的。

③在双方办理结婚登记的前提下,婚前给付彩礼并离婚,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一方家庭本就不富裕,但为了实现两人婚约的达成,努力借凑或掏空积蓄来成全这桩婚姻,在婚前给予了女方彩礼。而后因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离婚的,因彩礼问题使得原家庭生活困难的情况下,需要归还所给予的彩礼。这样规定是以防出现骗婚、人财两失,对给付人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婚姻法解释》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 第2张

2、不应归还彩礼的情况

① 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

这种情况下彩礼一般不予返还,无论是从理论上、司法规定上、还是风俗习惯上,认识都是一致的。

②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

这种情况可以确定不予返还彩礼。男女双方已经同居,且时间长达两年以上,从世俗观念来看,一旦举行过结婚仪式且共同生活的男女就被视为已经结婚的标志,双方已经成为了一家人,其女性的道德评价在社会上就会降低,因此根据习俗,这种情况下的彩礼不予返还。

从另一方面来看,两年的'时间限制主要是基于诉讼的时限。男女双方缔结婚姻,都是希望长期共同生活,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同居生活时间较短,双方订立婚约的目的没有实现,那么彩礼还是需要返还的。一旦超过了诉讼时限两年的时长,那么女方则不用归还彩礼。

③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

男女双方同居生活虽然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双方的“婚姻”生活因生育子女而更加牢固,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家庭。如果双方解除这种所谓的“婚姻”关系,将会给女方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确定这种情况下彩礼不再返还。

④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

一方面,这种情况下属于返还不能;另一方面来说,彩礼用于共同生活,实际上已经与“夫妻”共同财产相混淆,也不应当返还。但女方需要拿出充分的证据来加以证实,确实用于家庭成员因生活、生产等需要并实际支出,例如:男女双方患病花费、共同经营投资等。

需要注意的是,女方的嫁妆和男方婚前财产都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双方共同使用,不能视为用于共同生活。

⑤在婚约存续期间,当事人死亡的

男女双方订立婚约后,就以未婚夫妻的名义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其中一方因病或其他意外事故死亡,也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痛苦。这种情况下婚约的解除并不是当事人的意愿,如果再要求将彩礼返还,与风俗习惯相违背。这里需要注明的是,在死亡前已经起诉返还的应予除外。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 第3张

【相关法律依据】

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三)项所规定“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形,但是已经共同生活两年以上、生育子女或者所送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一般不予支持。又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

第二、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

第三、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

二、退婚彩礼钱一般退多少

除了需要知道退婚在哪些情况下是需要返还彩礼的,哪些情况下彩礼不应返还,我们还应该了解退婚彩礼钱一般要退多少。

因接收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的,参考以上情形,彩礼需全额返还。但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具体参考以下标准:

1、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

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

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

4、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础上再减少5%至20%。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3

一、什么情况下彩礼不返还

根据结婚时间、彩礼用途等情形,有以下情况时彩礼一般不退:

1、在婚姻存续期间,另一半死亡的。

2、已经领证而且共同生活时间很长的,一般是两年以上。

3、没有办理结婚证,但已经同居生活,并且有了孩子的。

4、男女没有领结婚证,但已经一起生活,彩礼明确被用来共同生活的。

5、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一般不退还。除非结婚时间短,男方支付彩礼导致生活极度困难的。

Ps: 对于数额比较小的订婚三金、恋爱时的赠与礼物,一般都不会退还。因为那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送,除非女方毁约或者骗婚的,才可能返还给男方。

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彩礼怎么退 第4张

二、法院判决离婚彩礼退还的考虑

1、彩礼纠纷遵循原则

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夫妻是否缔结婚姻关系(领结婚证)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

2、关于生活困难的认定

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这属于彩礼返还的特殊情形。生活困难有绝对和相对之分,绝对困难是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相对困难由于给付彩礼造成了生活前后相差较悬殊,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条件来说,变得困难了。法院处理彩礼纠纷是按照绝对困难进行。

怀孕科普
新妈科普
育儿科普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