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时尚热点 >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

来源:靓范儿    阅读: 1.3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据港交所披露显示,捞王提交的招股书因6个月未予更新,显示失效。目前相关申请资料已不支持阅览或下载。捞王正在积极准备资料更新事宜。捞王赴港上市折戟。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1

3月1日,粤式火锅连锁店——捞王锅物料理的上市申请材料已经失效。这意味着,捞王首次冲刺港交所上市折戟。

不过,这不代表上市失败,捞王仍可更新材料继续推进IPO事宜。在此之前,曾有多家公司在“失效”后多次递表,并成功在港交所挂牌。同样,也有企业已经暂缓上市,如贝特集团、阳光智博、贝达药业、英科医疗等。

公开信息显示,捞王第一家门店开设于2009年。2015年,捞王(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裕成。2021年9月1日,捞王在港交所递表,并于9月3日更新了招股书(修订版)。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

本次上市前,李裕成、陈湘、赵宏泽以及陈湘配偶黄雅玲、赵宏泽配偶王咏诗直接或间接持有捞王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9.92%、7.51%、1.33%、4.26%及2.00%,且为一致行动人,系捞王的共同控股股东。其中,陈湘、赵宏泽均为捞王的联合创始人。

捞王在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称,2020年,捞王的收入及餐厅数量均位列业内榜首。按收入计,该公司占有1.7%的市场份额。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捞王是中国排名第一的粤式火锅连锁餐厅。

根据招股书,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捞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71亿元、10.95亿元和11.25亿元;2021年前6个月(上半年),捞王的营业收入为6.47亿元,而2020年同期为4.36亿元。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 第2张

据了解,捞王已经实现连续盈利。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捞王的净利润分别为5905.5万元、7991.5万元和6744.1万元;2021年上半年,捞王的净利润为2145.0万元,2020年同期则为106.2万元。

作为一家连锁餐厅企业,捞王的收入主要来自餐厅经营。2018年、2019年、2020年,其自餐厅经营分别产生收入8.61亿元、10.68亿元、10.62亿元,分别占收入的98.8%、97.5%、94.4%。2021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6.2亿元,2020年同期则为4.0亿元。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捞王的餐厅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20.3元、123.7元和128.1元,整体呈现增长态势。而在2021年上半年,捞王的餐厅顾客人均消费则为123.9元,较2020年同期的130.1元下降约4.8%。

值得关注的是,捞王的翻台率则出现了持续下滑的情况。招股书显示,捞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翻台率分别为3.1次/天、3.0次/天和2.5次/天,连年下降。2021年上半年,其翻台率则再度降至2.4次/天,但高于2020年同期的2.1次/天。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 第3张

相比之下,同为火锅连锁餐厅的海底捞,翻台率则远高于捞王。数据显示,海底捞2018年、2019年、2020年度以及2021年上半年的翻台率分别为5次/天、4.8次/天、3.5次/天和3次/天。

特别说明的是,翻台率是餐饮企业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指的是餐桌重复使用率。通常情况下,翻台率高意味着该企业能在有限的坪数及营业时间内座位的流动率较高,可带来更多营收,反之则代表收入不理想

对比来看,捞王的翻台率指标和呷哺呷哺较为相近。贝多财经了解到,呷哺呷哺餐厅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的翻台率分别为2.8次/天、2.6次/天、2.3次/天和2.3次/天。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2

2022年3月1日,据港交所披露显示,捞王提交的招股书因6个月未予更新,显示失效。目前相关申请资料已不支持阅览或下载。

捞王冲刺IPO就此“夭折”?

其实,资料失效并不等于失败,更新资料后,可再次递交,激活审核程序继续推进,而据了解,捞王也正在积极准备资料更新事宜。

因为审计报告有效期届满等各种原因,港股IPO期间出现上市申请资料失效的情况并不鲜见。

比如此前的绿茶餐厅(2021年3月29日提交,同年9月29日失效),以及其它领域的中国文旅集团、物美科技等。

回到捞王,其招股书失效或与自身经营指标下降有所关联。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 第4张

▲捞王的猪肚鸡

翻台率不断下降

据之前的招股书中显示,捞王从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其翻台率分别为3.1、3.0、2.5、2.4,逐年下降。

对比海底捞在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中显示的3.0翻台率(近3年最低),捞王2018年最高的3.1才稍胜一筹。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 第5张

▲捞王此前招股书

翻台率下降,导致捞王每日平均服务顾客、餐厅日均销售额数据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其净利润率从2019年的7.3%下滑至2021年第三季度的3.3%,对比同样冲刺IPO的七欣天连续三年不低于15.1%的净利润率,两者差距不言而喻。

市场尚未铺开,第二增长曲线相对薄弱

从战略层面而言,捞王门店大多集中在江浙沪大本营,其在广阔的全国市场尚未铺开。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 第6张

▲捞王某门店

再看看它的副牌,捞王的副牌规模尚小,仅有健康小锅“锅季”与捞王心灵肚鸡汤两个,且各自仅有两家,或因收入不多,招股书并未将其收入单独计算。

而据海底捞2021年中期财报,“其他餐厅收入”达9153.8万元,相比2020年的1199.9万元,营收额提升了近8倍。换句话说,海底捞旗下的十几个副牌牌正在全面开花。

由此可见,相比于海底捞,捞王的第二增长曲线相对薄弱。

另外,餐饮行业盈利结构透明,几乎没有技术壁垒。尤其是火锅这种标准化程度高、易于复制的品类,便于自己扩张,也容易被人抄袭。最终不同品牌比拼的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供应链能力。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3

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3月1日,粤式火锅连锁店捞王此前递交的招股书已有6个月未予更新,状态也变更为“失效”,目前相关申请资料已不支持阅览或下载。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捞王,其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捞王还未收到最新交表时间的相关消息,应该会二次交表。

值得一提的是,资料失效并不等于捞王冲击港股上市失败,它依然可以通过更新资料重新“激活”上市程序。

捞王,又称捞王锅物料理,属于捞王(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09年,其创始人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招牌主打胡椒猪肚鸡,之后凭借出色的产品和定位,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捞王赴港上市折戟 第7张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捞王已在全国开出了100多家门店。目前,捞王旗下运营及管理三个品牌,分别为粤式火锅“捞王锅物料理”(132间),迷你火锅“锅季”(2间)及休闲餐厅“捞王心灵肚鸡汤”(2间),拥有超过860万名注册会员。

据招股书显示,按收入计,捞王占有1.7%的市场份额。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捞王的收入分别为8.709亿元、10.948亿元和11.248亿元。2021年上半年,捞王的收入为6.467亿元,2020年同期为4.364亿元。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视电影
音乐资讯
开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