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来源:靓范儿    阅读: 1.5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建立起健康的价值观,健康不只是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社会资产,维护健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下面为你逐一讲解!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1

如果说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的话,拥有正确的健康养生观念就是首要的基础。

人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那怎么才算健康呢?

是不是“无病即健康”?

健康的核心观到底是什么?

人人都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怎样才算健康呢?很多人对此不太清楚,过去人们都认为身体没有生病就是健康,这种认识是非常肤浅的.

现代人对健康有科学全面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新确定的定义是:“人的身体、精神与社会的最佳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没有生病”。

因此,我们在爱护自己身体的同时,更要调节我们的心理情绪,以及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花一些时间学习一些保健知识,多懂一点医学道理,提高养生保健意识,珍惜自己,珍惜健康,珍爱生命,让自己活得健康长寿。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学习健康养生,必须从树立正确的健康养生理念开始。只有观念正确,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发展得快,面对当今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健康养生,我们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和辨识能力,那么很多人就会走进健康养生的误区。

很多人都很重视健康这个问题,但如何去捍卫我们的健康?怎么才算是正确的健康观念?

往往在方向方法上迷失了自己,正所谓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我们这代人,进行着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状态,生活作息紊乱,加上外部环境日益恶化,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等……

很多原因致病因素是由这些外部环境引起的。慢性病的井喷,三高人群,糖尿病,肥胖,癌症……无不在困扰着如今的人们。

而这些亚健康很多医院都是无法解决的,人们无奈地把目光投向了传统几千年的中医健康养生。

有了需求就会有服务出来,随即,市场上出现了无数关于中医养生的各种会所。

在传统中医产品和项目研发严重不足时,许多与中医养生不相关的产品和项目也开始打上养生的旗号了。

由于民众对宣传教育健康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一部分人“急病乱投医”的心态,在尝试很多市场上的养生知识和产品之后,很多见不到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又再次迷茫:到底我要如何善待自己?

很多好学之人又会从网上收集到很多“养生之术”,为什么会还是收效并不大?

就像我们去建造房子,每天检很多砖头材料,却无法建造出房子?

因为很多人没有找到“健康养生之道”。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第2张
  

术和道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道即是构建房子的架构图纸,没有基础图纸,砖头是无从垒砌的。

网络有太多诸如“治疗心脑血管病,每天这样做就足够了”,或者“吃了这些,癌症远离你”;又或者“某某食物最养肝”的说法。

这些都是脱离辩证的错误观念,没有那种食物能包治病的,也没有一种方法让人短时间就能让人脱离疾病状态的。

现在网络上流行的手诊面诊,被人利用来看百病的依据。其实,大家都知道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而手诊只是望诊里面的一小部分。

相比如脉诊和舌诊,手诊面诊仅仅只能作为临床用来作为参考。

任何只强调某一种诊法的,而忽视其他诊法的做法的,都是错误的。

还有目前流行的酸碱体质之说。

针对流行的“酸性体质是生病的根源”等说法,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专家,都从根本上否认了酸碱体质说法,称医学界尚无酸碱体质的说法。

所谓“酸性体质论”,就是广为流传的一种伪科学学说,

该学说认为,体质的酸化是百病之源,无论是癌症,还是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都是由于多吃了“酸性食物”导致体质酸化引起的。

这些商家提出的错误知识都会误导到老百姓的健康观念取向。

现在养生热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可以体验到。面对如此汹涌的养生潮,面对众多专家念的养生经,老百姓既感觉兴奋又感到困惑。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第3张
  

有人说。菠菜豆腐同食有害,不能同食;有人说,老祖先几千年就是这样吃法,也没见吃出什么毛病来。

有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许多人都是吃死的;有人说,糖尿病不能过于限食,90%的糖尿病都是被饿死的。

有人说,肿瘤患者都是被药物毒死的,有人说,90%肿瘤患者都是被吓死的,如此等等。

很多老人说,买了一辈子菜、做了一辈子饭,现在不知道如何买菜、做饭了。

“健康问题究竟应该相信谁”的问题。终于凸显出来。

因此,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学习正确的.健康养生知识,是我们每个注重健康生活的人们必须拥有的意识。传播正确理性的健康的价值观。

那么我们如何走出健康养生误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呢?

我总结了几个原则:

1、遵循规律,顺应自然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是大自然变化的产物,也是大自然、宇宙的组成部分,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当然也要遵循顺应大自然的变化。

同样不论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还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

养生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很多篇幅都讲到了四季养生,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我们人也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也讲到了不同的地域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故养生也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顺从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来养生。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第4张
  

2、遵循因人,因时,因地的养生观念。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

因此,养生者应该根据自身状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又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养生保健方法,如体质养生,四季养生,区域养生等。

比如我们经常接触的中暑,同样是中暑,中医就有“阳暑”和“阴暑”的区别。

把因长时间在日光下暴晒,出汗过多而致的中暑称为“阳暑”;

把因气候炎热而吹空调,或阴冷无度等感受寒湿而导致机体散热困难引起的中暑叫“阴暑”即“暑热在内、寒湿在外”,这便是充分考虑了自然因素。

两者在治法上不一样,前者可喝绿豆汤解暑,后者则需要喝生姜汤或香薷散解暑。

健康养生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由于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个人体质、个体性格的不同,人的身体状况也是各种各样的,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健康养生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的人。

3、遵循人体的整体性

我们人体是一个统一有机体,人体的形与功能、脏腑之间以及各种生理活动都是统一的。

人体的生命活动如同一个链条,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环节就有可能受其影响,出现异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例如,当五脏出现异常时,人体内的气血运行、阴阳协调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养生应该坚持整体的观念,饮食调节、起居养生、情志调摄、房事节制都要面面俱到,不可依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进行养生,这样只能顾此失彼,造成养生的片面性。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第5张
  

4、养成正确生活方式

有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家是否关注到,现在社会的慢性病井喷,癌症,三高,冠心病等等,都和我们平时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抽烟,喝酒,经常熬夜,饮食不节制等等。

因此,健康生活的首要问题,一定是要规范树立生活作息中的正确观念方式开始。

5、健康生活不等于进补

健康养指的是对身体的调养,养生的方法很多,例如调节饮食、调摄情志、运动、静养都是养生的方法。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健康就是进补,一味食用大量的营养食物和补药,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

进补是养生的一部分,但不能把补与养等同起来,除了进补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养生方法。如果仅仅注重补,则会造成人体营养过剩,反而不利于人体健康。

各位群友,汽车,电脑,相机等产品都有说明书,是不是都要按说明书来操作和使用呢?

我们人更是如此,像上面那些器械一样需要保养,如果错误的操作和使用错误的方法也会加速我们的老化和报废。

因此,在面对我们最重要的健康方面,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习正确的方法,真正领悟到健康之道,才能使我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更高更有品质。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日益关切。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人类进一步认识自身、了解自身提供了可能和条件。目前,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追求在悄然改变。

人们从只关心身体健康向关心身体和心理转变。人们开始关心心理、情绪如何,关心心情怎样,体现了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新观念。

对于健康,人们从消极状态的首肯转向积极状态的追求。这一变化,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体现了现在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给人们身体上、心理上所带来的压力。

对健康的视角,人们从关注个体向关注环境转变。这是由于当今人类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威胁,空气污染、细菌繁多、心理压力加重等等外在条件,频繁导致人们身体疾病和心理扭曲等现象而引起人们的警觉。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不得不注意环境的影响与选择。

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第6张
  

人们从推崇人造环境向追求自然环境转变。人们开始追求回归自然,崇尚自然,梦想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或野外郊游,或乡村度假,或干脆在庭院里种上绿色的植物,渴望能够获得一些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吐故纳新,为健康地生存创造条件。

人们从依赖医院治疗向依靠自我保健转化。现在,人们为了促进健康,使强壮的身体能够抵御疾病的侵害,更愿意未雨绸缪,用自我保健的方法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我们要树立健康新观念,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和水平。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