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家庭 > 中国澳门的的民俗礼仪

中国澳门的的民俗礼仪

来源:靓范儿    阅读: 2.3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谢灶、守岁、逛花市、吃开年饭等。

中国澳门的的民俗礼仪1

节日文化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其用意为——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澳门企业一般选择在腊月二十八晚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会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 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

澳门人讲究“利是”(红包),“利是”的用意为以示吉利。春节这天,老板见员工,长辈见晚辈,甚至已婚人见未婚人都会发“利是”(红包)。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

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开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花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信奉妈祖是澳门华人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信仰,也是传入澳门最早的华人宗教信仰。妈祖是中国的海神,又称娘妈、天妃、天后。澳门同胞早期除了经营海上贸易外,多数为水上居民,特别是来澳门做贸易的福建商人,他们为了祈求海上航行的平安,将源于福建莆田的.妈祖崇拜带到了澳门。葡萄牙人未开埠澳门前,妈祖崇拜即已传入澳门。

澳门,葡萄牙语“Macau”,英文名名Macao,即来源于葡人初至澳门时曾见海岸立有一座“阿妈”神像,而称此为“阿妈港(Amacao)”,后省称为“妈港(Macao,又译作马交、麦高等)”。

澳门第一座妈祖崇拜的庙宇建于明万历33年(16),当时名天妃庙,位于澳门半岛南端今妈阁庙处,由当时在澳门做生意的闽籍商人修建。明崇祯时,在澳门半岛北部居住的同胞又在莲峰山下建起一座天妃庙。

中国澳门的的民俗礼仪
  

风俗禁忌

1、打招呼或表示时,忌讳拍别人的肩膀,广东人,尤其商人、喜欢博彩活动的人,对于被别人拍肩膀很反感,因为这有散财或输钱的不好意头。

2、搭乘自动扶梯时规则与国际接轨:右侧站立,把左边让给有急事的人。

3、忌讳数字4、14、44等,因发音与“死”相近,有的香港人也忌讳13。

4、在别人博彩期间,忌讳说买书等与书有关的字眼,因“书”与“输”同音。

5、忌做“不速之客”,到普通朋友家做客或拜访,一般都要事先约好,也不要留宿,香港和澳门的住所比较狭小,对客人通常留餐不留宿。

6、忌讳询问他人的年龄及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问题,尤其女士的年龄。

7、即使再热,男士也不宜在公共场所赤膊,会被认为相当不雅。

8、别在别人面前脱鞋,会被视为不知礼节的野蛮人。

9、忌单数,结婚、祝寿、开张、入伙等喜庆活动的贺礼宜双数。

中国澳门的的民俗礼仪2

1、腊八节

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

2、冬至节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3、九九重阳节溯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由于年代久远,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因此,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萧放 著 中华书局)

4、中秋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国澳门的的民俗礼仪 第2张
  

5、清明节插柳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6、端午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7、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中国人民春节时早就有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驱赶“百鬼”,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驱赶百鬼的含意早已荡然无存,而今已成为人们除旧迎新、合家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年会了。

中国澳门的的民俗礼仪3

中国传统民俗礼仪有哪些

中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就已十分完备,周代的礼仪制度被后世奉为“古制”,其基本内容延续了几千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传统民俗礼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民俗礼仪

《周礼》中确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

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动乱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军礼

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征赋税、田猎、营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动中的礼仪。

宾礼

诸侯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包括朝、聘、盟、会、遇、觐、问、视、誓、同、锡命等一系列礼仪制度。

嘉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

中国澳门的的民俗礼仪 第3张
  

古人的传统日常礼仪

1、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

2、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时,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3、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

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

4、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

5、拜贺庆吊之礼——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

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