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家庭 > 攀枝花的文化习俗礼仪

攀枝花的文化习俗礼仪

来源:靓范儿    阅读: 2.9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攀枝花的文化习俗礼仪,攀枝花位于四川南端,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誉。为了增进大家对这座城市的了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以下是攀枝花的文化习俗礼仪。

攀枝花的文化习俗礼仪1

元阳县攀枝花乡的彝族乐作舞,是一个完整地反映该地区彝族从远古到今的生产、生活的过程,有较高的研究彝族历史的价值,它把民族历史和生产、生活内容完美地溶合于舞蹈中,因此,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审美观是向上的',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乐作舞又把当地彝族人民开垦梯田,耕种梯田,创造世界一流梯田文化全过程溶合于舞蹈中,具有了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它是自娱性舞蹈,又为兴起的地区旅游业服务,有了开发和保护的价值。

攀枝花的文化习俗礼仪
  

攀枝花乡彝族乐作舞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此悠久的历史,受到国际友人如此的厚爱,但它没有上过州、省仍至全国舞台,更谈不上获奖,很大原因是这里交通闭塞,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民自发去省州演出是不可能的,还需要社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关爱才能实施。

哈尼族风情,哈尼族的“十月年”。尼族十月年哈尼年,哈尼,叫“车腊干通”、“扎台台”、“富士”等不同称呼。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汉译为“十月年”,是哈尼族辞旧迎新的大年。按照哈尼族的历法习惯,农历十月为新旧替换的年未岁首。

以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为新年的开始。当天傍晚,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只鸡、在家门外烧一堆火为,支起篾桌吃晚餐,哈尼话叫“哈常丕”,意为祭献故去的族亲。

攀枝花的文化习俗礼仪2

攀枝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攀枝花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民俗展厅和文化宝库。居住有4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市人口的86.60%,41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为彝族,占8.89%,其次是傈僳族、苗族、白族、傣族、满族等。

多民族杂居的格局,形成攀枝花市独特的民风民俗。米易县新山傈僳族“约德节”、盐边县摩梭人“成丁礼”、仁和区迤沙拉“谈经古乐”均独具民族风情特色。攀枝花85%以上的城市居民来自国内20余个省和直辖市

攀枝花的文化习俗礼仪 第2张
  

大部分为建市初期支援攀枝花建设随单位成建制调集而来,形成兼具南北、博采东西地域文化的`移民文化。各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各异,住房服饰有别,习俗好尚各有特征,民间歌舞也各具特色,若来此访俗采风,呈现眼前的是多采风姿,满目琳琅。

在这里可以比较各族住房结构和穿戴打扮的差别;可以访问现尚健在的彝族“毕摩”、傈僳族“尼扒”、纳西族“东巴”等巫师所传播的经文内容;可以欣赏、收集他们的民间传说、故事、乐器、歌舞以及节日活动习俗。

旅游者还可以看到早在清末就获国际巴拿马博览会金奖,新近又被开发出来而扬名海内外的“苴却砚”;

可以品尝到盐边鱼敢鱼、新九香糯、有“活人参”之称的米易爬沙虫和黑、紫、红贡米,以及芒果、木瓜、万寿果酒、平地葡萄酒的美味,还可购买质轻柔软、洁白有光的攀枝花絮装填的舒适睡枕。

攀枝花的文化习俗礼仪3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原名上、下坝村,形成于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前后,因村口有一株古老而高大的攀枝花树,遂称“攀枝花村

攀枝花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高10-20 公尺。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

攀枝花的文化习俗礼仪 第3张
  

攀枝花的简介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川西南、滇西北结合部,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誉,幅员面积7440平方公里,辖东区、西区、仁和区和米易县、盐边县3区2县,常住人口123.6万,共有42个民族。

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73.52亿元,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5亿元,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2.1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26亿元,增长10.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510元、16708元,增长8.1%和8.9%。

英雄城市――七户人家一棵树。攀枝花是一座因国家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开发建设前这里是一片不毛之地,只有“七户人家一棵树”。上世纪60年代,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站在调整全国工业布局、巩固国防后方的战略高度,实施了轰轰烈烈的大三线建设,并将攀枝花作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1965年2月,攀枝花特区作为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特区正式成立;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