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科普 > 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天性了吗

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天性了吗

来源:靓范儿    阅读: 1.5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天性了吗,孩子的性格和思想受家庭的影响很大,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不必急于求成,家长们应当抓住每一个可以教育好孩子的机会。下面小编分享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天性了吗。

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天性了吗

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天性了吗1

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天性了吗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天使,他们身上都携带着独特非凡的灵性。这种灵性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如果这种天性得到很好的保护,那么这些孩子就会成为未来各个领域的天才。那么您作为家长是否发现了孩子的天性,您是否保护好了孩子的天性呢?保护好孩子的天性就意味着您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去发掘,然后引导,进行培养,争取让孩子的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孩子每天在我们身边一点点长大,也许他突然有一天会做一个诡异的表情,或者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孩子的这些变化,这些微妙的变化都有可能隐藏着孩子的“智慧”,暴露他们的天性,作为家长您一定要随时准备明察秋毫啦……

孩子借助模仿大人的机会开始了最早的天性释放,所以我们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配合孩子塑造挖掘他们的天性,比如我们可以练练书法,练练钢琴,水彩画等等,随着孩子的参与可能他会发现自己这种天性需求,慢慢的与大人的引导进行顺应,模仿,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样就能培养孩子日后的爱好,进而为孩子未来的“规划”奠定基础。

比如当一个孩子喜欢对玩具拆卸-安装不停的“改造”玩具时,作家长的一定不要怒斥孩子,因为您的孩子有可能对机械或者电子的设备情有独钟,如果您能耐心塑造他这种天性,并合理科学引导,说不定就是一个这方面的天才。所以千万要保护好孩子的天性。

哪怕孩子爱玩儿、爱打、爱闹,做家长的您注意观察总结孩子的习惯规律,看看您的孩子与哪一方面那一领域比较接近,抓住这些“天性”的小信号,您就有可能培养出意想不到的天才。每个孩子的天性是不同的,不要让孩子的天性因为失去了您的保护而丧失掉。

当然,现实中很多人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他们希望把孩子当橡皮泥一样去“塑造天性”,这种做法应该禁止,因为孩子必须依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肯定会给孩子致命的伤害!这种对孩子天性的强迫性保护会带来孩子性格的扭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思议的天性,所以作为家长我们的眼睛一定要明亮起来。为了做好这个家庭的教育家,我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关于培养孩子天性方面的书籍或者杂志,争取不放过保护好孩子天性的每一个细节。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要培养孩子的天性,把孩子逼疯,只要耐心引导就好,保护好孩子更多的天性,可以丰富孩子的情商,提高孩子未来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而且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下一个“爱迪生”哦!

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天性了吗2

埋没孩子天性的三大误区

误区1:“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慢孩子不等同于笨孩子,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成人还有慢热型选手呢,更何况孩子,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举例来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

误区2:“迷信”智力测试

智力测试的测试结果至多只能说明孩子善于做智力测试题而已,能力的体现不是考分数,虽然他们也有关联。“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 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实际发展,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很可能因此而抹煞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

误区3: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发呆的人不是呆,而是在想问题,发呆这个词的由来也是因为人在想事情像个呆子一样。而不是真傻,所以大部分发呆都是有益的,至少是正常的。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他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时,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当然有些孩子表现的可能并不如其他孩子好,但是我们却也不能拿别人孩子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孩子。若是拿自己孩子优秀的标准来约束别的孩子,那他们也不算优秀。人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孔子也说过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不能用所谓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这样是舍本逐末了。

怀孕科普
新妈科普
育儿科普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