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科普 > 骗孩子需要你拥有教育的艺术

骗孩子需要你拥有教育的艺术

来源:靓范儿    阅读: 7.9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骗孩子需要你拥有教育的艺术,家长千万不能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就说明孩子的成长还有进步的空间,父母要多多鼓励孩子,孩子的世界是很纯净的,为大家分享骗孩子需要你拥有教育的艺术。

骗孩子需要你拥有教育的艺术1

朱德庸的《绝对小孩》之所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是因为他的妙语犀利地洞悉了现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弊端。在这儿也想仿写一则:每一个小孩都知道诚实的可贵,《狼来了的故事》没有一个孩子不知晓;要求孩子诚实的大人却信奉着这样一句话——孩子是需要骗的。

我并不反对“孩子是需要骗的”这句话。只是在生活中、在教育中如何去“行骗”?家长、教师如何骗出孩子的自信,并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你可亲可近的形象?倒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骗孩子需要你拥有教育的艺术。有两种需要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现象:一种是高明的骗术——教育无痕;另一种是低级的骗术,往往使教育者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大打折扣。

骗孩子需要你拥有教育的艺术

读周弘《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我被这位平民天才教育家的“骗术”所折服。他的女儿三年级时学珠算,打百子关成了拦路虎,女儿提不起精神,找不到感觉。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中,孩子都觉得自己慢,这时作为老爸再真实地告诉她不行,无疑是对孩子自信最严重的摧残。于是他想出了给女儿计时找进步的方法。有时孩子上次打了13分钟,而这次已超时。周弘并没有破坏她的情绪,表掌握在他的手中,直诚地撒个谎故作轻松地告诉她这次用了12分50秒。在善意的谎言中,孩子的自信战胜了困难,不到40天居然从20多分钟发展到1分30秒打完百子。

在佩服周弘的.教育艺术时,也不由地想到了另一种可悲的骗术。这是曾经发生在儿子身上一个真实而难忘的故事。奶奶领着孙子从幼儿园回家,在一个转角处要从一块新种的草坪上穿过。孩子的小手拉住了奶奶:“别从这儿走,小草会被踩死的!”“嘿,你不知道,草越踩越结实,长得越好呀!”在奶奶的拉扯下,孩子每天从草坪穿过。两个星期后,当旁边绿油油的草儿挺起了身子时,而踩过的草皮死了。孩子伤心地喊着:“你不是说越踩越结实吗!现在它们都死了!”“傻孩子,又不是你一个人踩死的。没事!”从此,每天路过这儿时,孩子死活不愿从这条捷径走过,他多么希望这光秃秃的小路能长出绿色的小草。

不一样的谎言会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不一样的种子。幸亏,有学校老师的教育孩子才没有认同长辈不正确的观点。当我们走进教室,想到那么多孩子几乎都是在祖辈的教育下成长,他们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富足,而精神上却贪乏得可怜。你不会没有这样的担忧——我们的孩子能通过我们的引领去辨别是非,清除精神家园的杂草吗?

骗孩子是一门艺术。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自信,离文明更进一步!

骗孩子需要你拥有教育的艺术2

合理的管束

合理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当孩子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另外父母在管束孩子时要保持一致,即使对另一方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

注重精神培养

家长只问分数好不好,不管孩子心情糟不糟;恰似农民种庄稼,只问庄稼高不高,不管叶子黄不黄。

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设家规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没有规则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家规不超过5条到6条,应适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如果违反家规应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建立,就应坚决执行,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家规作调整和修补。

多陪陪孩子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以平等的态度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给孩子选择权

必须有意识地克制自己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给孩子一些自由度。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实践机会。如“睡觉时间到了,你是要听昨天的故事呢,还是想听一个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红色的上衣,还是蓝色的T恤?(如孩子两者都不选,父母可问:“是我帮你选,还是你自己选?”)做选择并让孩子负责任都是日常的行为,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多做益智游戏

儿童通过接触具体的、仿真的与生活有关的东西学习,需要与同伴、成人和环境互动交流,游戏使儿童放松且发展专注的工作态度。在5岁之前不应过早开始对字母数字等符号的专门练习,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因为幼童的心智还没成熟,对抽象的概念还无法理解。

怀孕科普
新妈科普
育儿科普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