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一笑 > 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

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

来源:靓范儿    阅读: 2.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内部推荐是候选人找工作的一个快捷途径,但是,内部推荐也会有陷阱,如果人们不知道就很容易掉进陷进里。下面是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

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1

内部推荐是候选人找工作的一个快捷途径,而且往往更容易找到跟自己专业相关、经验相符、工资还不错的工作。

但是,内部推荐也会有陷阱,你知道吗?

1、朋友仅是为了奖金,报虚假信息

有些公司会存在公司信息并不是特别好,导致招不到人,所以内部推荐的奖金会比较多的情况。

而这时候,有些员工为了赚这笔内推奖金, 就会把身边正在找工作的朋友,推荐过去,甚至在跟朋友说的时候会把公司的优势放大。

把朋友忽悠进公司之后,拿到推荐奖金,接下来朋友合不合适,工作适不适应,都不会再过问了。

可能会导致候选人最后发现,公司的优势不大,也不能提供发挥才华的舞台等等。

2、从普通岗到领导岗,无法胜任的“三级跳”

小李是做招聘专员的,最近却“被招聘”了一把。一位朋友推荐他去某公司担任人事经理,这样的“三级跳”美事,小李自然不会放过。

朋友推荐他直接与总经理面试,总经理不懂人事,问的都不是专业问题,善于言辞的小李成功过关,没过多久就新官上任了。

但是人事毕竟是个靠经验的专业活儿,几个劳动纠纷案例一来,小李就招架不住了。最严重的是,公司收到了几封离职员工发来的律师函,这些都是小李经验不足的后果。为此,老板生气,朋友埋怨,小李自己也骑虎难下。

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

3、防止出现“熟悉的定式”

“熟悉的定式”借用了费洛迪在书中强调的“熟悉的魔鬼”误区。意即,在内部招聘时,我们往往会根据对候选人的“熟悉程度和认知定式”来做出招聘决策。

比如,这个候选人过往在内部有亮眼的成绩,为人风趣,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此时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他是招聘岗位的合适人选,而那些更为重要的标准、潜力、甚至与外部候选人的比较等都会被这种“定式”抛到九霄云外。

4、别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

这是一个“内部招聘”老问题。因为内部选拔的人才受公司文化的浸淫,在工作习惯、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往往会有思维定式,因此经常性会产生“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

个人认为,这在公司发展良好,经营业绩优良时并无不可当,但公司在业绩受挫,进入未知市场,或拓展发展领域时,此种问题有时就会拖累组织转型。

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2

随着求职高峰到来,市面上大大小小的求职中介开始发布大量招聘信息,不少平台推出了招聘“内部资源”,付费“简历免筛”“优先面试”,甚至还有“保offer”等诱人项目,吸引了不少求职者的注意。

然而,这些所谓的福利,陷阱重重,并不一定能够达到求职者预期的结果甚至可能有欺诈行为发生。

1、诱惑虽大,隐患也多

“秋招内推倒计时1天!内推码不多了,抢完为止!”“简历免筛、直通笔试,通过后优先面试”……对于忙着找到一份好实习机会、好工作的求职者来说,这些充满诱惑性的字眼无疑令人心动。

在“秋招”季,能够找到一条捷径,就意味着获得理想岗位的机会又大了些。

一些线上中介平台正是抓住了学生想要进入名企实习的心理,推出了“付费内推”项目。这些平台往往声称与众多企业达成合作,可利用这些资源内推大学生去企业实习,但获得内推的资格需要付费,费用从几百到上万元不等。

有的实习生交钱后,获得的岗位常与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不相符,但也无法退款;有的则是内推失败,得到中介的反馈称“我们尽力了”;

更有甚者,被中介宣称的“预付500元安排笔试保过”所吸引,可收费后却再也联系不上中介。

除了与名企合作之外,某求职平台称“目前已与超过200位世界500强的咨询师合作”,另一中介则提供“超过900位全行业精英在职导师名单”,涵盖诸多领域。但这些咨询师多为化名,真伪难辨。

此外,求职者选择借助平台的方式后,将大量的个人信息暴露给了中介,若中介平台存在漏洞,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 第2张

2、付费内推,真假难辨

如今网络上常见的求职平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纯分享招聘信息的,另一种是通过吸引求职者交费购买课程或内推资格来赚钱。

在网络时代,线上求职中介利用其信息丰富、传播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成为连接企业与求职者的重要载体。

然而,平台提供的信息鱼龙混杂,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往往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又迫切地寻求理想职业,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一些平台通过上课、咨询等方式对应聘者进行求职辅导,增强学员的求职能力和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一些通过收取费用来提供内推资格的平台,多半还要让求职者加微信群、将信息推荐给朋友圈好友,涉嫌传销;且内推资格通常只是平台方的承诺,真实性与有效性都存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相关专家指出,中介有偿向求职者提供信息和资源在法律上行得通,但所提供资源的真实性无法保证,求职者的.权益难以保障,这其实是在法律“灰色地带”游走的行为。

另外,有专家表示,收费内推的行为可能涉及欺骗。中介平台如果未经企业允许,却推出“付费内推”的项目,是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

若企业与中介确有勾结,而中介向求职者提供内推服务,实际上是企业变相向求职者收费的行为,也不为法律所允许。

3、多管齐下,共同防治

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防范意识薄弱往往是踏入平台求职陷阱的重要原因。对平台信息真实性核实不够,或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平台,都有可能造成自身上当受骗。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求职者而言,要练就一双“慧眼”。切忌轻信平台提供的“捷径”,尽量通过企业官网、线下招聘会等多种形式来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不被平台的花言巧语所哄骗,通过正规渠道求职。

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 第3张

同时也要意识到,若有能力通过企业官方渠道获得实习名额,付费给平台获得内推资格只是不必要的花销;

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内推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公司招聘更看重的是个人实力,而不仅是一份好看的简历。因此,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才是进入名企实习的根本条件。

线上中介要承担起合法有效对接双方的主体责任,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平台的规范化管理。

要打造信息透明的求职信息平台,保障信息真实,既服务好求职者,也服务好用人单位。同时,线上平台还应重视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这也是作为中介的基本要求和底线。

专家表示,除了平台和求职者自身做好规范和防范之外,有关部门也要有相应的监管措施。

对游走在法律界限边缘的行为进行规范,做好宏观层面的调控,建立更有效的准入机制和审核机制,切实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让选贤举能之风盛行。人尽其用,社会发展才会充分涌动活力。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视电影
音乐资讯
开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