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健康养生 > 哪些人不能吃糯米食物

哪些人不能吃糯米食物

来源:靓范儿    阅读: 8.9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哪些人不能吃糯米食物,糯米做的美食都是非常不错的,口感也是非常好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吃糯米的,有很多人是不能吃糯米的,一起来看看哪些人不能吃糯米食物吧。

哪些人不能吃糯米食物1

第一、湿热痰火重人群

如果身体存在发热、咳嗽而且痰发黄、黄疸或者是有腹胀的人群要避免服用它,如果这些情况服用它就可能会因为服用不当而导致症状变严重,所以,上述人群一定要远离糯米,就算自己平时特别喜欢吃,在生病期间也要避免服用。

哪些人不能吃糯米食物

第二、生病以后消化不好的人群

因为糯米本身是比较黏而且非常腻的,如果将其做成糕饼的话,消化起来还会更难一些,所以,在生病以后消化能力比较差的人群建议不要服用它,因为这时候的患者身体刚刚有所好转,但是,消化能力还处于恢复阶段,吃糯米的话很容易导致康复受影响。

第三、糖尿病患者

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的糖代谢就是不正常的,在饮食上要避免吃糖类含量高的食物,而糯米里面的成分在水解以后就会成为葡萄糖,这样一来就会让身体当中的糖分含量变得更高,故,这类型患者一定要避免吃糖。

第四、胃肠道病人

因为糯米本身属于温性的食物,里面含有的植物纤维又是比较多的,这时候如果吃太多的话就会让人的胃肠负担变得更严重,如果患有胃病或者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症的人群吃太多的糯米就很容易导致溃疡穿孔,甚至出现出血等等情况。

第五、老人和孩子

因为糯米本身的`黏性比较大,所以,如果老人和孩子吃得太多,就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这样一来肯定会出现胃酸太多、腹胀、肚子疼以及拉肚子等等情况。

哪些人不能吃糯米食物2

冬季吃糯米类食物的好处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另外,它还能够缓解气虚所导致的盗汗、妊娠后腰腹坠胀、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中医典籍《本草经疏》里对糯米的养生保健作用作了充分的说明,说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指人体胃部)自温,力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

冬季山药比较常见,糯米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糯米制成的酒,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未病。如用糯米、杜仲、黄芪、枸杞子、当归等酿成“杜仲糯米酒”,饮之有壮气提神、舒筋活血的功效。但要注意的是,糯米不易消化,老人、小孩不宜多吃。糯米有收敛作用,如吃糯米导致便秘,可喝萝卜汤化解。

哪些人不能吃糯米食物 第2张

推荐几款糯米食疗方法:

1、糯米30克、枸杞子15克,水煮食用,喝汤食糯米及枸杞子,每日食两次。对于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有作用,还有滋补肝肾及明目的作用。

2、糯米50克、黑芝麻30克。二者分开用文火炒成微黄色,共研成末,每天吃几勺。对于气短、须发早白、脱发、病后虚弱等具有补肝肾、润五脏、养胃津的作用。

3、糯米粉50克、茯苓30克。将糯米粉炒黄与茯苓共研成细末,每日一次。对于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失眠健忘者等有养胃、健脾、利湿、宁心安神作用。

4、糯米30克、板栗30克,水煮熟烂成粥,早餐食用。对腰腿软弱,反胃腹泻等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

5、赤小豆50克、白扁豆15克煮烂,再加入大枣20枚、莲子30克、糯米30克同煮,最后将山药50克去皮切片放入粥中,以熟烂为度,常食可以治疗贫血。

哪些人不能吃糯米食物3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是逢年过节时的节庆食品的必用,甚至连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制成的。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中医认为它性温味甘,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同时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哪些人不能吃糯米食物 第3张

1、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凡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2、病后消化力弱者。糯米黏腻,若作糕饼,更难消化,病后消化力弱者忌食糯米糕饼,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糯米不利于康复。

3、糖尿病人。因为糖尿病患者是对糖的代谢不正常,忌食多糖食物,而米饭在体内即水解成葡萄糖,尤其是糯米食品,含糖量更高,故当忌食之。

4、胃肠道病患者。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糯米,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5、老人和儿童。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果吃得多了,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